时间:2025-07-07
6月29日,由国际关系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共同主办的“法安华夏”国家安全法实施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主办单位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围绕主题开展研讨交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法室、司法部立法一局、中共北京市委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中共海淀区委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有关领导到会指导。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幸明军出席会议并致辞,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毕雁英参加会议并作主旨演讲。
幸明军在致辞中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指引下,我国国家安全法治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的颁布施行是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标志之一,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系统有机结合,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国家安全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法律化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历史性成果。国之大者,安全为要;安全之要,系于法治。十年来,国家安全法在依法维护我国国家安全方面发挥了全局性、引领性和指导性作用。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对十年来国家安全法实践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共同推进我国国家安全法治工作有力向前发展。
毕雁英以“香港国安法的制度创新与实施成效”为主题作主旨发言,围绕制定香港国安法的重大意义、制度创新和实施成效进行了详细阐释,充分展示了我国国家安全法治实践取得的重要成果。
本次研讨会还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莫纪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校长陈刚,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何志鹏,西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院长马方,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所研究员刘小妹,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高通,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凌斌,中国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院长李卫海,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李昕分别就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国家安全法的指导关系、国家安全法的时代特性与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建设、国家安全法实施十年来的实践成就、香港国安法的制度创新与成效、涉外安全法治建设、国家安全法实施的下一个十年展望等议题进行专题发言。专家们普遍认为,国家安全法实施十年来,有力保障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贯彻落实,有力促进了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力维护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此次研讨会是国际关系学院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十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学院还将通过开展理论研讨、文章发表、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为推动新时代新征程上国家安全法的高水平实施和国家安全法治体系高质量建设贡献更多国关力量。
一校:任新雨
二校:刘中伟
终审:仝立强